早期教育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3岁学外语,如此早教,赢了面子害了 [复制链接]

1#

导读:早教的概念起源于西方,特指早期养育和教育,是让孩子在游戏和与父母的交往过程中获得身体、情感、智力、人格、精神等多方面的协调发展与健康成长的互动式活动。美国幼儿教育协会把早期教育特别强调为5个方面的内容,即社会、情感、审美、智力和语言发展。但在我国,有很多家长受“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观念的误导,以为“早教早教”就是“早一点教”,这是对“早教”的严重误解。

最近几天天气难得的一直晴好。每天中午我都会带若兰宝贝到小区旁边的公园里晒晒太阳,练习走路。附近好几个小区的家长(以妈妈、奶奶或者姥姥为主,很少见到男性家长)也带着孩子来公园玩。孩子们在一旁玩乐,家长们就在一起聊天,而且聊天的话题也都离不开孩子。

张大妈:我家小孙子才一岁多,已经会背5首唐诗了。

李奶奶:我那小孙女还不到2岁,已经能认识20多个汉字呢。

王阿姨:我孙子已经会说10多句英语啦!上个月刚满3岁。

赵大姐:唉!我家小宝下个月就1岁了,现在还只会叫爸爸妈妈,真是急死人了。

张大妈:我跟你说啊,你家孩子这是语言发育迟缓,得赶紧训练。

李奶奶:就是就是,我家小孙女1岁的时候,已经能够说5个字的句子了。

王阿姨:这事可耽误不得!那个某某早教中心就不错,我孙子就是在那里上课的。

听着别人家的孩子都那么“能干”,赵大姐越发的着急了。寻思着赶紧给自家孩子报个早教班,补补课。其实,生活中有赵大姐这种想法的家长真不少。我的大学同学小梅,毕业后不到一年就结了婚,婚后第二年就生下了女儿楠楠。从楠楠两岁开始,小梅便陷入烦恼中。周围同龄小朋友都已经开始讲话,有的甚至还会说几句英语、背几首唐诗、做几道算术,但楠楠却只会几个很简单的中文词,小梅实在不能接受这个事实,于是只要一有时间,就会把楠楠从玩具、绘图板旁边“抓”过来,不管楠楠怎么反抗,都坚持逼着她学习……然而,小梅的“努力”似乎没有换来任何成效,楠楠越来越不听话,还动不动“离家出走”,小梅骂过、打过,都无济于事。听说,前年生了二胎,是个儿子,看样子是彻底放弃楠楠了。

小梅的焦虑不是个例。在我国,有很多家长受“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观念的误导,以为“早教早教”就是“早一点教”。所以,生活中经常见到才几个月大的宝宝,还没开口学会说话,每周就要参加早教班。还有不少父母逼着孩子学习,把孩子能背几首唐诗、能做几道算术题当作考量孩子是否聪明的标准……很多爸爸妈妈们都希望自己的宝宝德智体全面发展,所以在早教中心报了很多课程。他们以为学习越多的课程,越能让宝宝全面发展,其实只是把自己和宝宝弄得疲惫不堪。

“早教”到底应该“教什么”?

早教的概念起源于西方,特指早期养育和教育。它包含的范围很广,除了感觉统合、身体运动、社会交往、艺术和语言的刺激外,还包括良好的生活习惯、思维习惯、观察习惯、记忆习惯等的养成。

早教,最早起源于德国,是让孩子在游戏和与父母的交往过程中获得身体、情感、智力、人格、精神等多方面的协调发展与健康成长的互动式活动。简单说就是一种用亲子互动的方式,旨在促进孩子成长的活动。

美国幼儿教育协会把早期教育特别强调为5个方面的内容,即社会、情感、审美、智力和语言发展。在所谓的“早教”方面,美国人十分重视儿童的独立性和自力更生精神。因此,从孩子1岁半起,就开始培养其自我服务技能。他们认为,自我服务技能的掌握,可以增强婴幼儿的独立性和成功感,可以使婴幼儿和家长双方受益。

婴幼儿的自我服务技能包括:系鞋带、穿衣服、扣纽扣、拉开或拉上拉链、洗脸、刷牙、梳头、吃饭、上厕所等。他们不会将不属于这个年龄段的知识技能硬灌输给孩子,而是崇尚让他们多动手、多体验,在各种益智、团队游戏中学会体验和探索的本领,更主动更交互地认识周围的事物。

被误解的“中式早教”

可中国家庭的“早教”却与其原本的理念大相径庭。某市家庭教育研究会在一项针对早教的调查中发现,有88.6%的家长在孩子上学前教孩子识字算数等知识,有28.2%的家长让孩子学习外语、20.3%的家长让孩子学习小学课程。幼儿阶段的超前教育主要集中在识字、阅读、计算机和英语口语等。除了不少幼儿园在特色班里已有涉及,家长更多的则是花时间带孩子参加业余培训班,在语文、英语和数学上下工夫。这和真正的“早教”相去甚远!

前面说过,早教,最早起源于德国。为什么万的德国人分享了世界上一半的诺贝尔奖?答案竟然是——不要过早过度开发儿童智力。所谓“输在起跑线上”是伪命题,提早读的都是没用的,最多给家长们乐一乐,炫耀一下,并没有其他用处。因为会识字、会背诗只是简单的记忆模仿,并不代表孩子真正的智力和能力。孩子的记忆力好不能简单等同于聪明,记忆力好也不等于就是学习能力强。与其让孩子背诵式地记忆,不如培养孩子的理解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作为一个合格的家长,爸爸妈妈们应该摸清有效的教育方式。例如:开发体能、想像力、社交能力的娱乐课,帮助记忆、提高语言能力的音乐课,提高想像力和体能的艺术课,这些都比单纯的学习和机械记忆更适合这个阶段的孩子。

专家指出,婴儿从出生那刻起,就是有能力的学习者,家长要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