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高中数学老师海伦妮·克鲁佩写道:“作为学习者,男孩们天生是脆弱的。当他们没有听懂,或者知道自己没做好事时,我可以从他们的眼睛里看到脆弱。实际上,如果看不到这种脆弱,我反而会开始担心。当他们的眼神变得空洞,对学习表现出‘无所谓’的态度时,我知道他们脆弱的内心世界已经被自己或者别人摧毁了。这时候我就知道,他们已经迷失,没法再学习了。在特殊教育班级和学习障碍小组中,我见过很多这种迷失的男孩。很多男孩并不坚强,他们心智脆弱。”
过去几十年间,很多人了解到,男性在生理健康方面很脆弱。男性更容易患上各种各样的疾病,尤其是把种族因素纳入考虑之后;男性比女性寿命更短,其中白人男性比女性平均寿命短7年,黑人男性比女性平均寿命短12年。过去几十年间,我们也听闻,男性在情绪上可能会非常脆弱,这种脆弱表现为自杀、他杀或者其他暴力方式。我们发现,男孩们往往有着坚强的外表,但内心的情感深厚而强烈。16岁的贾迈勒在密歇根高中的社会科学课上写了一篇关于性别角色的论文,他写道:“男孩们很坚强,但也一样会受伤。我经常会哭,只是不流泪而已。”
现在,对男性的身体与情感,美国文化已经开启了理解之门,准备开始读懂人脑生物学的一项重要原理:男性大脑在学习时具有天然的脆弱性。从神经学上看,男性并不像、也不应该像文化传说和刻板印象中那么坚强。神经系统的脆弱性“瓷娃娃”这个比喻一般用来形容女孩,而不是男孩,但是更加符合性别特点的比喻应该是:“学习中的男性大脑像陶瓷,学习中的女性大脑如钢铁。”虽然,女孩也会经受特有的痛苦和脆弱,但是也请思考下面的“你知道吗”专栏中总结的关于男性大脑的一些研究结果。美国国家精神卫生研究所儿童精神病研究主任朱迪丝·拉帕波特博士称,磁共振成像结果显示,男性大脑比女性大脑更容易遭受某些精神疾病和学习障碍的打击。
在美国的学校中,被诊断为大脑疾病的学生大多数都是男生,其中最主要的是注意缺陷障碍和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男生女生患者之比为7:1。被诊断为学习障碍的儿童中,男孩占了2/3;被诊断为行为障碍的儿童中,男孩占了90%。学习和行为障碍的程度越严重,男孩所占的比例越高。神经生物学家杰伊·贝尔斯基(研究人的毕生发展。他得出了一个全社会需要共同面对的性别反转的结论:“其实男性在生理上比女性更脆弱。”当拉帕波特、贝尔斯基等科学家宣布这些研究结果时,还有人持怀疑态度。美国文化习惯于一种成见,即男性是坚强的,女性是柔弱的。
因此大家对新的研究结果很难相信。值得庆幸的是,磁共振成像和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能让我们打消怀疑,特别是在具体讨论学习能力的脆弱性时。正如谚语所说:“眼见为实。”在扫描孩子们的大脑时,科学家不仅发现有更多男孩的注意活动较少,还发现男性大脑在学习时负责冲动控制的区域血流量较少。大脑额叶对整体学习过程和冲动控制来说非常重要,大多数男性的额叶发育较迟,在婴幼儿时期也比女性更容易受到伤害。我们花了大量的篇幅讲解大脑皮层的发育。现在,我们再次回到这个话题,因为正是“思考中的大脑”的脆弱性,促使南希·贝利在20世纪90年代末得出了这样的研究结果。
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她研究了教养中的依恋关系分别对男女生学习中的大脑的影响,结果发现:如果母亲与女婴建立安全的依恋关系时出现了问题,女儿到了青春期的智力水平并不会明显低于与母亲拥有安全依恋关系的女生,尽管她们在情绪管理和人际关系方面可能会有问题;相反,不能与母亲建立安全依恋关系的男孩在高中阶段的智力指标明显落后。贝利的研究显示,就大脑皮层负责教育学习的区域而言,女性大脑在某种意义上比男性大脑更坚强。遗传学家发现,男性神经系统的脆弱不只局限于大脑皮层的认知和智力中枢。
新的遗传学研究告诉我们,在细胞层面,男性大脑的神经系统也更加脆弱。在过去几年间,DNA研究发现,男性生长过程中细胞的脆弱性会影响大脑的学习能力。遗传学家布赖恩·赛克斯在其著作《亚当的诅咒》中报告了自己的研究结果:人类的46个染色体中,Y染色体是唯一一个负责创造男性性别和大脑的染色体,而它本身就比女性的X染色体更脆弱。赛克斯指出:“讽刺的是,尽管Y染色体成为男性勇狠的代名词,但它本质上并不稳定。”他还表示,Y染色体受到侵害而发生改变的可能性是X染色体的10~15倍。相比男性,DNA在女性的体细胞和脑细胞中,能受到更好的保护。
遗传学和脑科学关于男性脆弱的研究对美国文化有着重要的影响。作为家长或者老师,我们都有义务帮助西方文明接受这一点,并借此打破“男性坚强”的刻板印象。最重要的是,在学校对男性的大脑疾病和学习障碍的诊治流程上打破成见。在美国的教育体系中,患有学习障碍、大脑疾病和行为障碍的学生大多数都是男生。但是,学校在就这些问题对男生进行诊治时,却并没有理解男性的大脑。很多被认定为学习障碍的男生其实只是“学习能力脆弱”,而不是“学习能力缺失”。解决学习障碍的起点其实在这里:
我们需要呼吁当前的教育文化从表象走入内在,去